资讯 | ![]() |
高铁规划 | ![]() |
高铁建设 | ![]() |
高铁运营 | 高铁股票 | ![]() |
高铁商机 | ![]() |
高铁科技 | ![]() |
国际铁路 | ![]() |
高铁房产 | ![]() |
高铁旅游 | ![]() |
铁路人 | ![]() |
评论 | ![]() |
酒店 | ![]() |
航空 | ![]() |
![]() |
动态 | ![]() |
中国铁路 铁路执法 铁路局 铁科研 火车站 铁路安全 铁路投资 临客信息 春运新闻 铁路轶事 铁路改革 线路调图 轨道交通 地铁 公交 焦点 天气 |
新闻列表
发表时间
2025-04-21
从首列车高质量交付到第五列车攻克热带气候防护难题,“澜沧号”列车的升级印证了中车大连公司从高端装备制造商向系统方案提供商的转型。今年一季度,中车大连公司同步推进7种车型生产,其中包括出口尼日利亚机车 [阅读全文]
2025-04-18
4月16日,我国自主研制的世界最大直径高铁盾构机——上海至南京至合肥高铁崇太长江隧道“领航号”盾构机,掘进至第2830环,累计掘进5660米,目前已安全穿越长江刀鲚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抵达长江江心。崇太长江隧道是沪宁合高铁控制性工程之一,连接上海市崇明区和江苏省太仓市。该隧道采用单洞双轨道设计,全长14.25千米。其中盾构段全长13.2千米、盾构穿越水域段长11.325千米。穿越长江刀鲚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是工程项目的一大挑战。 [阅读全文]
·铁路新一代移动通信(5G-R)系统现场试验频率获批:加速铁路数字化智能化进程
2025-04-18
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正深刻改变着各行各业,而铁路系统作为国家交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迎来了技术革新的关键时期。近日,从工业和信息化部传来一则振奋人心的消息:该部门已正式向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批复了铁路新一代移动通信(5G-R)系统试验频率,这一举措标志着我国铁路系统正朝着数字化、智能化的方向迈出重要一步。 [阅读全文]
2025-04-15
在3月26日酒旅未来大会上,雅里数字科技集团(以下简称“雅里数科”)向全球重磅发布首个酒旅行业全链路垂类大模型“雅里智擎”及“灵犀”智能体矩阵。继行业首个智能化BIM“灵犀智绘”落地应用及“灵犀点金”“灵犀助教”3月上线后,“灵犀博士”AI工作台也已于4月1日在雅里数科正式上线应用,成为行业首个AI工作台。这意味着,雅里数科的“灵犀”AI系列全面起航,进入实际应用阶段。 [阅读全文]
2025-04-14
近年来,恶劣天气引发的轨道交通灾害显著增多,不仅扰乱乘客出行,更给运营方带来巨大经济损失。在RT FORUM第九届中国智慧轨道交通大会上,墨迹天气携“轨道交通气象解决方案”亮相大会,通过技术创新与行业实践,为轨道交通安全运营、智慧化转型提供全方位气象保障,助力行业迈向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阅读全文]
·第九届中国智慧轨道交通大会,墨迹天气为轨道交通装上“气象大脑”
2025-04-14
4月10日—12日,以“从‘新’出发,向‘质’而行”为主题的RT FORUM 2025第九届中国智慧轨道交通大会在广州拉开帷幕,大会聚焦新质生产力驱动下的城轨数字化转型,吸引了超千名行业专家与企业代表共探高质量发展路径。墨迹天气作为气象科技领域的代表,携轨道交通气象服务产品亮相大会,通过专题演讲和产品展示,为行业提供应对极端天气挑战的智慧化支持。 [阅读全文]
2025-04-12
每年的清明节,都是铁路运输的一个重要节点。在这个特殊的时节,数以万计的旅客选择乘坐火车回家祭扫,怀念先人,探访亲友。因此,铁路部门必须精准预测客流量,合理调配运力,以确保每一位旅客都能顺利出行。在沈阳铁路局的调度中心,工作人员通过大数据分析、历史数据对比及实时客流监测,制定出了一套科学合理的列车运行计划。 [阅读全文]
2025-04-05
列车基于中车长客智能城际动车组平台研制,采用4辆编组,最高运营速度为200km/h,具有大载客量、快起快停、快速乘降等技术特点,满足短距离、大密度、公交化运营需求,同时在智能服务、智能监控及智能运维等方面进行数智提升,是国内最新一代智能城际动车组 [阅读全文]
2025-04-05
中车长客副总经理鲍玉军介绍,该智能城际动车组借鉴复兴号智能动车组最新技术,进一步优化了城际产品的智能配置和服务功能。投入运营后,将拉近郑开双城的时空距离,更好地满足民众旅行生活需求 [阅读全文]
2025-04-05
同时采用轻量化车体设计、高能效空调系统及制动能量回收技术,较传统车型能耗降低15%以上,全列可回收材料占比超75%。该车型的投运将进一步完善郑开城际轨道交通网络。随着郑开城际铁路延长线建成通车,郑州东站与开封站实现25分钟直达 [阅读全文]
2025-03-30
国家能源集团朔黄铁路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他们将深化“机器人+”应用场景,完善无人化牵引机车联动、支柱设备田野侧智能检修、接触网设备拆旧换新等延伸功能,实现接触网智能检修机器人平台的多场景应用,助力打造电气化铁路智能运维产业集群 [阅读全文]
2025-03-24
4月1日至3日,2025成都国际环保博览会暨中欧绿色低碳博览会(ECOMONDO CHINA-CDEPE 2025)将在成都世纪城新国际会展中心2、3号馆举行。本届成都环保博览会由意大利展览集团、四川省环境保护产业协会、成都华意中联展览有限公司联合主办,旨在搭建中国西部与世界绿色低碳技术交流的平台,加强国际绿色低碳技术交流,推动绿色低碳和循环经济发展,为能源密集型制造业脱碳提供适用技术,助力企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阅读全文]
2025-03-24
关键工序影像数据通过5G专网实时上传区块链平台。在羊架河特大桥1号墩处边坡防护锚索框架预应力张拉作业中,系统自动识别钢绞线错位误差超过3毫米即触发警报,确保张拉力误差控制在±1%以内。目前累计生成不可篡改电子凭证186份,质量追溯效率提升90%。该项目还依托“党建 技术创新”,成立“博士创新工作室”,攻克取样系统、改性碳酸钙石粉混凝土 [阅读全文]
2025-03-24
此次投入运行的重载铁路智能调车系统具有三大全球首创技术。首个基于“云脑”的路港一体化智能调度平台,打通车、港、船数据壁垒,实现从列车调运到装船作业的全链条自动化衔接。首套基于5G+北斗的调车自动驾驶“云控”技术,厘米级定位与毫秒级传输构建精准导航网,机车可感知200米内路况,自主完成加减速控制 [阅读全文]
2025-03-17
让车体外观更丝滑的同时,沈阳智造还为列车装上了数字感官。中航光电华亿沈阳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为CR450动车组提供了全球第一个整车应用的光纤互联解决方案,让车辆自我体检成为可能,这项技术覆盖全车4000多个检测点,助力动车组运营速度、能耗效率、制动距离等关键性能指标国际领先。“我们的产品应用以后能够让整个车辆更加智能化 [阅读全文]
·“最强大脑”入驻杭州机场高铁 “杭萧智能AI助手”上线 应用于下穿萧山机场东隧道工程
2025-03-10
据了解,杭州机场高铁下穿萧山机场东隧道盾构段长4068.7米。目前,“杭萧智能AI助手”已在工程筹备期发挥重要作用,它能按照项目要求、行业规范拆解成具体的指标,确保施工方案从一开始就与杭州的发展需求和业主的项目需求对齐,避免设计层面出现冲突。此外,盾构机在地下掘进时,通过“杭萧智能AI助手”在地面就能把整个工程“预演”数十遍,找出工序衔接的卡点、优化资源配置、预判特殊地质段的风险等 [阅读全文]
2025-03-10
此次开行的自动驾驶列车编组模式为单牵万吨,116辆,总重10788吨,载重8120吨,换长139.2。该自动驾驶系统基于全自主牵引网络控制、空气制动、无线同步操控等车载控制系统,实现了关键系统、关键技术的完整、自主、可控。在开行过程中,值乘人员认真执行相关作业标准,列车全程按照既定策略安全、平稳、正点运行,实现了人工零接管、零干预的目标 [阅读全文]
2025-03-06
接触网系统作为高铁运行的“动力生命线”,其施工质量直接关系到列车运行的安全性与稳定性。自沪渝蓉高铁接触线架设工程开工以来,中国铁建电气化局制定了针对性的施工方案,引进先进的施工技术和设备,采用恒张力放线车进行接触线展放,保证接触线的张力均匀、弛度一致,有效提高了施工精度和质量。架设过程中,该局还通过建立数字化管理平台 [阅读全文]
2025-03-06
“同时,我们还对动车组进行了智能化改造。”他说,目前,CR450动车组在行车与控制、司机智能交互、安全监控、旅客智能服务等方面普遍优于其他列车。王锋表示,CR450动车组的研制成功构建了时速400公里动车组的技术体系,实现理论、技术、装备、标准、管理模式的全面创新,为推动世界高铁技术创新发展注入新活力 [阅读全文]
2025-03-04
吉林省孤儿学校教师张红艳说:“这场与大国工匠的零距离对话传递了中国高铁工人精神,也让学生们感受到‘大国重器’背后的责任与使命,为学生们种下一颗颗希望的种子,未来一定会生根发芽。”回到装配产线,孩子们又和“长客大姐”制作了高铁图案的糖画。在7米长的画卷上,大家一同为心中的“长客爱心号”涂上绚丽的色彩 [阅读全文]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