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护路联防工作纳入平安建设“四同步”,全力保障铁路沿线安全畅通。近年来,渝水区依靠群策群力,运用“护路+”模式,实现联治联控,共同打造平安铁路。
强化“护路+队伍”建设。实行路段承包方式,选派沿线乡村33名熟悉地形、有影响力的护路承包志愿者,在事故易发、治安复杂地段和重点要害部位增派护路志愿者,共同承担线路巡护、治安防范任务,季度考核兑现承包额;创建3个镇、村铁路护路联合工作站,成员由路地公安派出所、铁路工务、乡镇村三级负责人组成,联合工作站人员职责制度上墙,在党组织领导下相互支撑、协调配合。结合义务护路队伍组成志愿护路队伍,定时间、定人员、定线段联合开展巡防排查,动态、集中、联合开展巡查练兵。
提升“护路+联动”效能。实行地域合作和路地联动。落实铁路沿线安全环境管理“双段长”制,区乡村三级对标铁路站段车间班组,区里牵头、成员单位协作、铁路部门主要负责,定期召开路地联席会,落实周巡查、月检查、季考评、年总结要求,推动治理任务高效落地。实施“三定一包”措施限期调处,定方案、定责任人员、定时限、包处理。矛盾纠纷多元化解。由综治中心相关成员单位涉及司法、教体、交通等职能部门,涉及当事人员地域不一的,实行地域合作,第一时间组织相关人员了解情况,耐心细致调解,专业调解、快速调解,联合铁路部门把矛盾解决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联合整治隐患。谋划整治方案,改善铁路沿线周边环境,彻底消除安全隐患。要求属地和相关单位压实责任,争取整治经费,做好跟踪协调,按照划定职责加快推进安全隐患整治工作进程,全面消除安全隐患。
加强“护路+科技”智管。有效探索“科技护路”,以购买服务的方式,在铁路沿线重点区域安装视频监控探头53个,重点关注行人入网等危及铁路安全行为,整合接入“雪亮工程”,由综治中心专人负责查看沿线监控视频,进行实时监控,有效遏制安全事故。结合烟火监控和支线线路安全情况,安装四路高空瞭望摄像机,覆盖沿线3公里范围,远距离捕捉监控范围内的烟火、车、人员等目标,智能预警,实现环保与支线安全智管。
营造“护路+宣传”氛围。开展“五进”活动,坚持线上线下结合宣传,采取传统媒体进行线下宣传,利用新媒体平台进行线上宣传,结合平安建设、安全生产、法治宣传之机,在重点、集中时期营造浓厚宣传氛围,引导树立铁路安全意识,提高爱路护路能力,实现齐抓共管。打造“5.26我爱路”品牌,每年5月26日,走进学校、村户举办专题知识抢答、宣誓签名和主题口号倡导活动;集中宣传时期结合公益服务和发放爱路护路标识宣传品增强群众铁路护路安全法律意识,具有文字、图片、色彩、视频等多维功能,宣传“5.26”宣传日活动意义,唱响“5.26”我爱路主题日。
(文/习梅芳)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文字和图片)由“供稿方习梅芳”提供,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高铁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版权无法核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不承担因本文产生的任何责任。